21世紀的瑜珈:不止強身健體,更要身心平衡 by Doug Keller
2024 Oct 21 哲學與心法
前言
對於現代的瑜伽練習者,面對傳統與進步的雙重夾擊,我們該如何來思考瑜伽的意義呢?
在這場講座,Doug 老師分享了他的經驗跟看法,所以我也整理一些心得如下,包含:
1. 瑜伽的定義
2. 什麼是Prana能量
3. 商業跟瑜伽的拿捏
4. 三角式的順位
5. 脈輪跟冥想
瑜伽的定義
有人敘述瑜伽像樹幹,各種派別像是四散的枝葉。
但如果再去探尋瑜伽的根源,可能會發現更加的錯綜複雜,土地上不同的瑜伽樹,很可能根源是相互糾結的,抑或是從同一顆樹散落的種子,Tantra,Hatha,Upaniṣad,Bhagavad Gita等等都是傳承的一部分。
要進一步定義瑜伽,定得太窄,變得很多都不是瑜伽,有點奇怪,但定得太寬,好像什麼都是瑜伽,像是啤酒瑜伽,山羊瑜伽等等,這樣好像也很怪。
而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可以用老師粉專上影片說的:
"通過自我探索,重新考慮、重新定義、重新構思和重新建構瑜伽,同時保持其意義、精神和歷史發展的真實性,使其保持生命力和活力,就像它在幾個世紀以來一直的存在和蓬勃發展一樣。"
我有特地找到原影片:Yoga Reconsidered Episode 1
而瑜伽原本就是一直順應時代在不斷進化的。
經過這一場武漢肺炎,大家也許會慢慢意識到單純只有身體層的強壯可能是不夠的,在現代這個過度強調體位法的年代,也許重拾或提醒大家瑜伽在身心靈整體健康的重要性,轉換瑜伽的傳承跟智慧,讓它可以幫助現代21世紀的人們,反而是我們更需要思考的課題。
什麼是Prana能量
講到Prana能量,直接想到是身體運行的氣,例如上行氣Prana,下行氣Apana,以現代的科學去了解的話,上行氣像是吸氣,吸氣強化交感神經,所以會讓我們覺得輕盈或是有精神,而下行氣像是吐氣,吐氣強化副交感神經,會讓我們覺得更穩定扎根。
而瑜伽呼吸法也不單只是氣體的進出而已,它可以更深入的影響我們人體的自主神經系統運作,甚至像我們講的脈輪,其實它的位置也跟身體副交感神經的分布相關。
延伸內容其實跟我之前幫大家做的迷走神經讀書會講的異曲同工。
商業跟瑜伽的拿捏
老師的回答相對簡單,也剛好是我一直以來的原則。
第一,要自己覺得有興趣,第二,要能夠幫助別人。所以最大的原則,簡單說還是回到利他思維。
能夠滿足這些條件,基本上就能夠進入正向循環,但老師也提醒大家要保持適應跟改變的能力,當一條路不通了,就得有彈性地找出第二條出路。
三角式的順位
這題也算是短答。
但不可否認聽到還是覺得有點驚訝,都21世紀了,還是會有人有類似問題。
根據我也救了不少的三角式的經驗來說,人體本來就是有不同的差異存在,想用單一且絕對的標準去定義體位法,或沒考慮人體的動作其實是三維3D互相影響的話,只會讓自己的練習或教學很快遇到障礙。
該怎麼辦?
今天就算救了一個三角式,可能明天回去還是會卡在反轉三角式。找到對的老師上天堂,找到錯的老師住套房。真的就是那麼殘忍,
脈輪跟冥想
最後這其實是兩題,但我覺得本質上是互相關聯。
老師分享他脈輪練習的經驗,其實有感到內在能量跟智慧的成長,但不一定會有很戲劇性的煙火表演。
像是有人也許聽過喚起拙火後有人會像起駕一樣不斷抽動,看起來能量超旺,但身為練習者也必須留意,別人的經驗不一定等於你該體驗的經驗,也有老師會補充,拙火升起的最高境界,是一種很內在的平靜祥和狀態。
而大家最常提到重要的那幾個脈輪,其實都是一種振動的形式,可以透過梵咒梵音去相印跟練習,每個脈輪也代表著不同的情緒,脈輪是那樣真的存在嗎?不妨把它想做只是一種讓我們瞭解可以那樣練習的管道。
透過去除脈輪的阻礙,達到脈輪平衡,我們可能會更有安定感,更有包容心跟愛,更有能力做出好的溝通,所以是一種內在狀態的提升。
而冥想也有不同的方法跟層次,但簡單來說,還是回到自我探詢跟覺知,冥想的重點可能不在冥想當下我們發生了什麼,而是冥想後我們是否更開闊,更有智慧,也對自己的情緒,行動更有覺知,了解我們如何可以做出對自己以及他人有益的決定,這樣才是一個內外皆具的修行。
最後回到前面的問題,當你更有智慧了,對於如何找到商業跟瑜伽的平衡可能就會有更好的答案。
所以,內在的修行還是很重要的。
瑜伽可以是身體強健的練習,絕對沒錯。
但也別忘了,瑜伽也可以保持我們整體神經系統,情緒的健康,更重要的,它也是一種靈性成長的練習,即使靈性是什麼依然是難以被輕易定義的,我們也只能透過練習去經驗了。
~ Moving freely is Living freely ~
願我們都能透過動作,身心相連,找到內在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