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0
  • 登入
  • 關於我
  • 精華文章
  • 阿肯師線上學院
  • 選課指南
  • 實體研習介紹
  • 聯絡諮詢
  • 各地老師推薦
  • 註冊
  • 登入
  • 0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 關於我
  • 精華文章
  • 阿肯師線上學院
  • 選課指南
  • 實體研習介紹
  • 聯絡諮詢
  • 各地老師推薦
  • 文章總覽
  • 分類
  • 瑜伽練習與教學 (55)
    • 解剖學與動作的藝術 (12)
    • 開髖 (4)
    • 後彎 (5)
    • 手平衡與倒立 (5)
    • 經營成長 (7)
    • 進修心得 (6)
    • 教學隨記 (4)
    • 哲學與心法 (6)
  • 閱讀心得 (9)
瑜伽 (24) 師資 (2) RYT200 (2) 瑜伽解剖學 (13) 瑜伽生理學 (1) PRI (2) 解剖學 (0) 開髖 (4) 後彎 (4) 薦髂關節 (1) 內觀瑜伽 (1) Doug (1) 陰瑜伽 (2) Sarah (1) 脊椎 (1) 瑜伽老師求生指南 (2) 經營成長 (1) 筋膜 (2) 呼吸 (1) DNS (1) 頭倒立 (1) 倒立 (2) 足踝 (1) 肩膀 (1) 骨盆 (1) pincha (1)
  1. 首頁
  2. 文章
  3. 瑜伽師資訓練 RYT 200 到底是什麼?
瑜伽師資 RYT

瑜伽師資訓練 RYT 200 到底是什麼?

2024 Oct 04 經營成長
內容目錄
  1. 瑜珈師資訓練的差異
  2. 什麼是 RYT
  3. 瑜珈師資的選擇條件
  4. 結論:平衡報導
  5. 瑜伽/工作/事業:那些師資班來不及學的事情 EP1

每過一陣子,都會有關於瑜珈師資的討論。

時代一直在進步,我想知識的傳遞也是非常重要,至少確認自己在了解的狀態下做出選擇,而不是單純看了網路令人心動文案的衝動決定。

或是也可以直接看這幾篇:
瑜珈老師求生指南 - 終極完整版 

如果我要開瑜伽師資培訓 那會是這樣的...

 

瑜珈師資訓練的差異

今天就以登山為例來分析一下瑜伽師資訓練的情況。
小明跟他的同學小強分別參加了兩個不同的登山訓練營,目標是要讓你成為獨當一面的登山者。

大家剛進去,一開始都差不多,反正開始學登山很多基本要學,而當下其實也不知道到底有用沒用,很快的200小時過去了。
小明參加的訓練營,其實就像同樂會一樣,雖然也是有練習一些登山相關的,但到最後考試就是只要背好登山的口訣就能畢業,大家也都快快樂樂的打卡秀證書。
小強的就比較硬,聽說畢業考試老師還很嚴格,說你這樣怎麼自己出去登山,而且同梯還真的有沒人考過。

最後兩個好朋友都畢業了拿到登山200小時證照,也拿到了一包登山訓練營給的救急錦囊,可以開始正式進入登山的旅程了。

小強的訓練最辛苦,但當他開始自己走上登山的旅程,才發現原來之前學得很有用,雖然有點辛苦,但是至少都有方向,當他遇到困難的時候,打開錦囊發現原來根本是百科全書還有好幾包麻辣鍋,任何的問題都能夠找到方向,或是當時上課不太懂的,現在回頭看也慢慢了解了。

小明就沒那麼幸運了,當他真的走上旅程,才發現原來同樂會學的,就只能用在山腳下的瑜伽同樂會,喔不,是登山同樂會,一出去才知道完全不行,當遇到生命危險時,滿心期待的打開救命錦囊,裡面只有一張紙條,裡面寫著『銘謝惠顧』。

小明:(更)。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開始的選擇其實還是相對重要,這決定了你接下來會走的比較有方向一點,或是浪費了時間還要砍掉重練。

什麼是 RYT

RYT其實就是之前你去瑜伽教室上課,四分之一的同學都會有,現在也許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同學都會有的東西。

Registered Yoga Teacher是美國瑜伽聯盟 Yoga Alliance 認證的合格老師,算是目前全世界相對大且有公信力(?)的機構,但其實除了這個機構以外,還是有其他國際機構的認證。
而一個RYT 200的師資訓練,大概就像現在的大學文憑。

大學教育:
你要不要付學費?要。
你要不要讀四年?至少要。
你要不要考試?要。
畢業後有沒有畢業證書?有。

但最後你找工作,老闆還是會看你能力,然後看看你是哪間大學畢業的。
到底是很認真的讀了四年還差點被當,還是讀了付錢時間到就可以畢業的學店,差距就在這。

而大學教育,其實也是訓練你的起點,你出社會也許繼續上研究所或在社會中打滾累積經驗都是成長,你不會停在大學的學習,但大學就只有四年,你總是要把時間花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瑜伽200小時也一樣。

瑜珈師資的選擇條件

關於RYT200的師資訓練,即使我們本來就不應該預期剛畢業的學生就能自帶霸氣,但這也不是能讓RYT200變成很貴的動物森友會的理由。

而當然最多人問的問題是『如何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師資班』,以下有一些客觀的考量點。

- 招生人數
是15,20,30還是40,人越多,老師能夠花在你身上的時間一定相對比較少,還有很多時候要練習分組等等的,或甚至上廁所,這些無形的時間都會花更多,人越少當然是越好,也越有品質。

 

 

 


- 上課時間
簡單說就是到底是一個月密集上完,週末上完,還是拉更長到半年以上。
當然有人說密集訓練更有感覺,但我覺得以一個以教學為目標的學生,能夠把學習時間拉長,好好吸收消化,練習跟反思,其實才是畢業後能夠比較順利的關鍵。
當然現在很多密集班,我個人不覺得一定不好,只是時間可以拉長的,眼光放遠才是好的,這延伸出下一個觀察點。

- 該機構老師一年開多少場
『你師資班開有幾個?是一個兩個,還是很多很多。』

如果老師一年只開一場兩場,代表時間花在學生更多,不是畢業就拍拍屁股送走學生接下一批,教學品質的問題就見仁見智,但我要講的另一個更現實的是獨特性。人多的地方不要去,物以稀為貴,又不是搶排隊美食,這道理應該大家都懂。除非那個是真的很威大家搶破頭,而且出來後直接一堆教室拿課表等你選時間那種。

- 老師教學內容有無與時俱進
雖然是教新手村,需要的東西可能都大同小異,但這也不是可以一招打天下的理由。例如手機一般來說用來打電話跟上網好了,那你為什麼要買iphone16,iphone1不行嗎?好像不行,因為用軟體會delay阿。同理,如果你想用明朝的劍要斬清朝的官也會出事的。

- 過一段時間的畢業感想
畢業感想要聽没錯,但剛畢業的請斟酌參考,最好聽畢業半年以上的更準。
其實很多人都是離開了動森新手村,才發現原來外面的世界不但很精彩,還很殘酷(哭哭)。

以上,也沒有針對任何一個師資培訓機構,是在場所有的(唯),當然如果能找到跟自己磁場合的老師,其他的可能也沒那麼重要了。

 

 

 

結論:平衡報導

當然其實還是有很多很棒的師資訓練課程,很認真的老師,不管你想要精進自己或是為了以後教學鋪路都很適合,記得,不要著急,多練習,不要没練個3個月半年就想去上師資或是想當老師,多多跟老師交流聊天,慢慢做功課,找到表裡如一真實有品德的好老師,找到自己比較喜歡的方向,再開啟自己的另一個階段的學習之路。

 

 

 


如果對未來正職後需要了解什麼師資不會學到的,底下有一堂免費課你不能錯過。

完整課程:瑜伽老師求生指南

 

瑜伽/工作/事業:那些師資班來不及學的事情 EP1


~ Moving freely is Living freely ~
願我們都能透過動作,身心相連,找到內在的自由。

更多即時資訊跟互動也歡迎追蹤:
IG Aken Yoga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粉專 Aken Yoga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 瑜伽
  • 師資
  • RYT200
  • 瑜伽老師求生指南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瑜珈解剖學

瑜伽解剖學 - 到底在學什麼? 為什麼重要?

瑜伽就瑜伽,為什麼學瑜伽一定要學解剖學呢? 當然練跟教瑜伽不一定要懂解剖學,但如果教學牽涉到人體的動作,了解解剖學也是尊重自己尊重學生的基本素養。

  • 2024 Oct 08
瑜珈生理學

瑜伽生理學 Physiology of Yoga - 可能比瑜伽解剖學還重要的學問

當你去書局找書,現在要找瑜伽解剖學應該非常簡單,但要找瑜伽生理學的專書就相對困難,但偏偏瑜伽在生理學上的一些"神奇"療效又常常是被提出的賣點,所以這本書就出來的正是時候。

  • 2024 Oct 05
思考

如何思考自己的學習策略

特別是針對一人經營,一人創業者,瑜伽老師或健身教練。 離開了公司的體系,沒有被動的被拉(推)著走,很多的決定權都落在自己身上。 一開始是很自由沒錯,但久而久之,但人生開始出現關卡,特別是不知道該往哪去怎麼辦?

  • 2024 Oct 31
頭倒立

瑜伽頭倒立 - 你需要知道的練習底層邏輯

頭倒立?還是前臂倒立? 跟同學們討論過:到底要先練頭倒立還是前臂倒立? 答案如果你覺得意外,不好意思,其實是前臂倒立。 Dharma Mittra 的經典動作才是「真。頭倒立」。

  • 2024 Nov 16

學習如何學習:六個層次的思考幫助你獨自升級

為什麼「學習如何學習」才是真正的升級關鍵 很多人會常問:「要看哪一本書/上哪一堂課才會變強?該有怎樣的學習規劃?」 當然這些都沒錯,但在我多年的教學跟學習經驗中,我發現真正讓我產生明顯升級成長的,往往不單純是「換了一個老師」、「學了一個新系統」,而是——學會了怎麼學習。 看起來似乎像繞口令,但學習是有層次的,而且學習的方法也是可以學習,且必須越早學習越好的事。 這也是我最想與你分享的事。

  • 2025 Apr 09
zone2

瑜伽練習與 zone 2 訓練的關係 - 為什麼你需要了解?

最近剛好看到一些關於 zone 2 訓練的文章,看完後發現,這不就是大家常練習的瑜伽嗎? 為什麼這樣說呢?讓我們看下去。

  • 2024 Nov 16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 關於我
  • 精華文章
  • 聯絡諮詢

購物資訊

  • 課程資訊
  • 退費政策
  • 使用條款

聯絡我們

  • Email: cwlee@akenyoga.com
  • 公司名稱: 動生自由有限公司
  • 統編: 93557592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