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的外在離瑜伽越來越遠,內在卻離瑜伽越來越近
2025 Aug 15 瑜伽練習與教學 哲學與心法
最近的練習出現這個感想。
身體上的體位法的練習一直都有,
但這幾年除了練習體位法練習之外,我還固定了加入了平均一周一次的重訓。
目前深蹲可以蹲到130kg,相撲硬舉可以拉到160kg。
跑步也是近期固定加入的,心肺功能也越來越好。
最近一次手錶測到的 VO2max有到51,在我這年紀算是PR90+等級的好。
不過體重也再創人生新高,在70-71kg附近徘徊。
不過至少整體體態是正常的,體能也還可以,我就不在意了。
有時候認真照鏡子看到自己,都會想說:這種樣子像瑜伽老師嗎?
瑜伽老師不是都要仙氣仙氣的,不然就是都要瘦瘦的之類。
這兩種特質目前我都沒有。
一方面也是我也不特別追求練太深的東西,沒練當然身體也不會往那邊走。
像以前曾經我立過目標,想要單手倒立,
或是開髖到很開,我就可以做一些比較難又帥的動作。
現在的我離那些目標也越來越遠了。
但雖然我做不到,我知不知道怎麼練,我必須也很誠實地說,我超知道。
Ashtanga 大師 David Swenson 曾經說過,
體位法就是玩具而已,為了吸引你來練習瑜伽。
練習的過程中,
你會更專注在自己身上,
你會透過練習照見自己的問題,
你會透過練習檢視自己的想法,
你會了解隨著不同階段你要如何面對這些練習,
最後你會了解,隨著不同階段你要如何面對人生的練習。
所以我依然會練習體位法,我也喜歡練習體位法,
但我練習體位法的目的並不是要精進體位法,而是我發現了更棒的東西。
當然副產物是身體動作,活動度跟控制會不錯,
但我發現我不只在瑜伽練習中,甚至離開瑜伽的練習,
我都更容易維持內在的平靜,但外在的各種努力是必須的。
同時,我對事情的看法感覺更通透,甚至對抽象靈性的連結也更多。
就像前陣子談到對身心靈的理解。
這時候我才再一次的認知,
所謂瑜伽就是生活,瑜伽最終是入世的意識練習是什麼感覺。
如果有一些經驗可以分享或總結,
我一樣會鼓勵大家多多練習體位法,
因為這個真的是最簡單的進入方式。
但是,也不要最終只停在追求體位法,
因為你真的會錯過後面更精采的部分。
身體上的體位法的練習一直都有,
但這幾年除了練習體位法練習之外,我還固定了加入了平均一周一次的重訓。
目前深蹲可以蹲到130kg,相撲硬舉可以拉到160kg。
跑步也是近期固定加入的,心肺功能也越來越好。
最近一次手錶測到的 VO2max有到51,在我這年紀算是PR90+等級的好。
不過體重也再創人生新高,在70-71kg附近徘徊。
不過至少整體體態是正常的,體能也還可以,我就不在意了。
有時候認真照鏡子看到自己,都會想說:這種樣子像瑜伽老師嗎?
瑜伽老師不是都要仙氣仙氣的,不然就是都要瘦瘦的之類。
這兩種特質目前我都沒有。
體位法
那體型的轉變會不會影響體位法練習,我必須誠實地說,會。一方面也是我也不特別追求練太深的東西,沒練當然身體也不會往那邊走。
像以前曾經我立過目標,想要單手倒立,
或是開髖到很開,我就可以做一些比較難又帥的動作。
現在的我離那些目標也越來越遠了。
但雖然我做不到,我知不知道怎麼練,我必須也很誠實地說,我超知道。
練習的目的
所以問題回到了最根本的拷問:練那些動作的目的是什麼?Ashtanga 大師 David Swenson 曾經說過,
體位法就是玩具而已,為了吸引你來練習瑜伽。
練習的過程中,
你會更專注在自己身上,
你會透過練習照見自己的問題,
你會透過練習檢視自己的想法,
你會了解隨著不同階段你要如何面對這些練習,
最後你會了解,隨著不同階段你要如何面對人生的練習。
所以我依然會練習體位法,我也喜歡練習體位法,
但我練習體位法的目的並不是要精進體位法,而是我發現了更棒的東西。
當然副產物是身體動作,活動度跟控制會不錯,
但我發現我不只在瑜伽練習中,甚至離開瑜伽的練習,
我都更容易維持內在的平靜,但外在的各種努力是必須的。
同時,我對事情的看法感覺更通透,甚至對抽象靈性的連結也更多。
就像前陣子談到對身心靈的理解。
這時候我才再一次的認知,
所謂瑜伽就是生活,瑜伽最終是入世的意識練習是什麼感覺。
如果有一些經驗可以分享或總結,
我一樣會鼓勵大家多多練習體位法,
因為這個真的是最簡單的進入方式。
但是,也不要最終只停在追求體位法,
因為你真的會錯過後面更精采的部分。
~ Moving freely is Living freely ~
願我們都能透過動作,身心相連,找到內在的自由。
更多即時資訊跟互動也歡迎追蹤:
IG Aken Yoga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粉專 Aken Yoga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0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