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0
  • 登入
  • 關於我
  • 精華文章
  • 阿肯師線上學院
  • 選課指南
  • 實體研習介紹
  • 聯絡諮詢
  • 各地老師推薦
  • 註冊
  • 登入
  • 0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 關於我
  • 精華文章
  • 阿肯師線上學院
  • 選課指南
  • 實體研習介紹
  • 聯絡諮詢
  • 各地老師推薦
  • 文章總覽
  • 分類
  • 瑜伽練習與教學 (87)
    • 解剖學與動作的藝術 (16)
    • 開髖 (5)
    • 後彎 (5)
    • 手平衡與倒立 (5)
    • 經營成長 (8)
    • 進修心得 (10)
    • 教學隨記 (8)
    • 哲學與心法 (9)
  • 閱讀心得 (11)
瑜伽 (24) 師資 (2) RYT200 (2) 瑜伽解剖學 (13) 瑜伽生理學 (1) PRI (2) 解剖學 (0) 開髖 (4) 後彎 (4) 薦髂關節 (1) 內觀瑜伽 (1) Doug (1) 陰瑜伽 (2) Sarah (1) 脊椎 (1) 瑜伽老師求生指南 (2) 經營成長 (1) 筋膜 (2) 呼吸 (1) DNS (1) 頭倒立 (1) 倒立 (2) 足踝 (1) 肩膀 (1) 骨盆 (1) pincha (1)
  1. 首頁
  2. 文章
  3. 瑜伽新手練習指南:如何建立穩固基礎並持續進步

瑜伽新手練習指南:如何建立穩固基礎並持續進步

2025 Jan 30 瑜伽練習與教學
內容目錄
  1. 開始前的準備
    1. 選擇適合的瑜伽類型
    2. 需要準備的工具
    3. 設定合理的練習目標
  2. 新手常見錯誤
    1. ❌ 忽略呼吸
    2. ❌ 急於挑戰高難度動作
    3. ❌ 忽略身體訊號
  3. 如何透過呼吸提升瑜伽練習
  4. 如何保持瑜伽練習習慣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也來寫一些給超新手的文章。

我一直相信瑜伽的練習不是高牆,它是可以非常接地氣落實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並且幫助我們有身心靈的全面成長。

如果你是瑜伽新手,剛開始練習時可能會覺得有點困惑:「該從哪裡開始?」「我需要很柔軟才能練瑜伽嗎?」事實上,瑜伽不只是身體的練習,更是一種心靈的覺察與探索。

這篇文章將以一個瑜伽老司機的角度,給你最白話的介紹跟練習建議。

開始前的準備

選擇適合的瑜伽類型

市面上有各種瑜伽課程,我會說類型的原因是,單純用流派來分類,還是太複雜,很多名字對初學者來說是非常的陌生,所以我建議從類型來分辨,大家在選課的時候也可以以這個為參考。

舒緩修復型:陰瑜伽,修復瑜伽,等等
基礎型:哈達瑜伽,順位瑜伽,正位瑜伽,基礎瑜伽,等等
流動型:流動,火箭,寰宇,阿斯...等等

一般建議從舒緩修復跟基礎開始。

需要準備的工具

其實瑜伽的練習相對單純。
不需要特別裝備,一張瑜伽墊、舒適的運動服裝就足夠。

頂多要注意的就是瑜伽墊,新手最好選擇比較止滑的,如果特別容易流汗的更要注意。
最好可以自己去體驗試用看看。

設定合理的練習目標

許多新手會誤以為「做不到高難度動作就代表不適合瑜伽」,但事實上,瑜伽的核心是專注與覺察,而不是動作的難度。體位法只是一個幫助我們練習的工具,並不是什麼能力展示或成果。

就算一輩子都無法達成某個體位法,也不會影響瑜伽練習的深度。

甚至先從每週2-3次,每次20-30分鐘開始,都是很好的開始。要慢慢培養習慣,讓身體適應。

新手常見錯誤

在教學經驗中,我發現新手容易犯以下幾個錯誤:

❌ 忽略呼吸

雖然好像很簡單,但真的很多人剛開始練習時會「不自覺憋氣」,但呼吸其實是瑜伽的關鍵。
甚至在練習過程中,一直注意自己有沒有放鬆呼吸都是很好的練習方法。

呼吸原則也很簡單。
試著用鼻子吸氣、鼻子呼氣,讓呼吸自然流動,幫助身體放鬆。
當你意識到已經開始憋氣或是呼吸不順了,也是告訴你該慢下來休息一下的訊號。

❌ 急於挑戰高難度動作

瑜伽不是競技運動也不是體操表演,雖然社群媒體最容易看到這些內容。

但動作的深度不代表你的瑜伽練習深度。

適合自己的練習才是最好的瑜伽,因此不需要強迫自己達到某個動作,而是專注於過程。

❌ 忽略身體訊號

無論是上實體課還是線上課,不論眼前的老師多資深多有名。

你最重要的老師,還是自己。

如果某個動作讓你感到疼痛或疑惑,不需要硬撐!

停看聽。

當然輕微的伸展感是正常的,練習的過程中會有不舒服感,但劇烈疼痛則表示過度勉強自己。

有時候需要更多練習時間的累積,所以不急在一時完成。

瑜伽強調「不傷害自己(Ahimsa)」,尊重自己的身體,適時調整動作或休息。

推薦每天練習的基礎動作

這裡也介紹5個適合新手的動作,幫助你建立身體的基礎:
- 山式:站立時感受脊椎的延展以及身體的重心,增強身體穩定性。
- 嬰兒式:延展背部,適合作為休息的姿勢,也可以加入側彎。
- 貓牛式:透過脊椎的連動,讓身體變得更加靈活。
- 坐姿扭轉:扭轉是人體非常重要但卻常被忽略的動作。
- 下犬式:打開肩膀,簡單的倒立擺位,腿後如果太緊也不需要伸直膝蓋。

這些動作簡單卻有效,適合每天練習,讓身體逐步適應瑜伽的節奏。

如何透過呼吸提升瑜伽練習

呼應前面講的新手常犯的錯誤。

除了記得呼吸以外,也可以練習簡單的呼吸法。
瑜伽中的呼吸法有非常多,這裡介紹幾種簡單有效的方法。
不僅有助於放鬆,還能幫助身體進入練習的節奏。

- 慢呼吸:就是如同字面上講的,簡單有效,就是嘗試放慢呼吸就好
- 有節奏的呼吸:例如吸氣4拍吐氣4拍。吸氣3拍吐氣6拍等等。
- 左右鼻孔交替呼吸:這個相對難一點點,但是效果相對全面。可以看這篇介紹:如何透過瑜伽練習促進神經系統的健康。

如何保持瑜伽練習習慣

最後,最重要的,養成習慣。

瑜伽不是一蹴可幾的練習,而是一場與自己身心對話的旅程。透過穩定的練習,你會發現不只是身體變得更靈活,內在也會變得更安定與平衡。

以下提供一些秘訣:
- 找一個你喜歡的老師或線上課程
- 設定小目標,例如這週至少練習2次,或是每天15分鐘開始
- 養成在固定時間練習的習慣
- 接受自己的身體狀態,不要求完美
- 觀察自己除了身體上的轉變,你會開始發現瑜伽的練習不只是可以幫助身體而已

最後,無論你從哪個階段開始,記得好好對待自己,享受每一次的練習。

如果想問我推薦哪些老師,可以參考這個連結,是有上過我課程的老師們。

或是也可以參考我的線上課程喔。

祝福大家~

~ Moving freely is Living freely ~
願我們都能透過動作,身心相連,找到內在的自由。

更多即時資訊跟互動也歡迎追蹤:
IG Aken Yoga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粉專 Aken Yoga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髖夾擠

為什麼會髖夾擠彈響髖?該如何透過瑜伽練習保養我們的髖?

髖關節,是屬於球窩關節,髖臼是窩,股骨頭是球,雖然一樣是屬於有三維自由度的關節,但因為我們是雙足行走的動物,髖關節需要承重,所以相較肩關節來說,球窩包覆的範圍比較大,也更穩定一點。 理想的關節動作,維持良好的凹凸定律下,應該是滾動跟滑動協調的發生,所以股骨頭可以保持在球窩的中間,讓周圍的壓迫是平均分布的,就是關節中心化的概念。 如果因為受傷或錯誤練習的累積,開始讓髖失去了中心化的能力,就會開始有異狀出現,例如動的時候喀拉喀拉的聲音,或是某些角度開始出現不適,最後也可能慢慢累積成慢性疼痛,這些就是一般說的彈響髖或是髖夾擠。

  • 2024 Dec 14

冒牌者症候群,我就是覺得自己不夠好,該怎麼辦?

這題也常被問到,剛好昨天的QA也滿多同學問的。 我就完整寫一下我的看法跟我的建議。 我相信會問我的同學,一定覺得我沒這個問題對吧? 我們可以就兩個層面來討論。心態跟有效的行動。 瑜伽哲學裡說合一,不要二元,但瑜伽哲學也教人要明辨阿。 所以本來"比較"這件事就是一直存在我們的人生當中。

  • 2025 Feb 04
scapula uw

上肢順位:肩膀遠離耳朵是一個萬用的cue嗎

不管在上什麼類型的課程,瑜伽或重訓,肩膀遠離耳朵是一個常見的口令。 但是你有想過,這個口令真的是萬用的嗎?會不會有些情況這個口令反而會造成不適合的練習順位? 讓我們看下去。

  • 2024 Dec 08
不對稱

人體應該對稱還不對稱?跟瑜伽練習的關聯是?

從骨骼架構來看,人體似乎是對稱的。 但在往內看到內臟層級,人明顯的不對稱。 而在練習過程中,左右不對稱是常見的情況,我們應該如何思考這個問題呢?

  • 2024 Dec 03

[讀書筆記] 僧人心態

即使已經看完很久了,時不時還是會拿起來複習。 覺得寫得真的很好很實用,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心得,並不一定全部照書所陳述,有加入我自己的看法。 ​​​​​​​希望可以給你一些啟發。

  • 2024 Dec 30

瑜伽好聲音 - 由內而外探索的旅程

  • 2025 Jul 21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 關於我
  • 精華文章
  • 聯絡諮詢

購物資訊

  • 課程資訊
  • 退費政策
  • 使用條款

聯絡我們

  • Email: cwlee@akenyoga.com
  • 公司名稱: 動生自由有限公司
  • 統編: 93557592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