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定義瑜伽是什麼?該如何應用它?
2025 May 13 瑜伽練習與教學 哲學與心法
🌀 現代瑜伽的形象與問題
網路上很多被描繪為瑜伽(瑜珈)的內容,實際上與特技或體操相似。這種現象可能導致人們誤以為,如果能做出這些高難度的姿勢就等於成就瑜伽,或者達成這些姿勢是瑜伽的一個重要面向。這種看法並不真實,且可能在身體、生理或心理層面上產生短期或長期的潛在危險。對於大多數正常的成年人來說,在進行具有挑戰性的體操或雜技時,很難不讓自己處於潛在危險之中。
雖然有些人可以在進行高級特技或體操時仍保持瑜伽的狀態,但不代表每個練習者都需要做高難度動作才能達到瑜伽狀態。
這也引出了現代瑜伽哲學實踐的存在問題。瑜伽哲學的本質,並不是一般在許多現代瑜伽課程中教授的姿勢、運動和呼吸的身體練習所能完全代表的。
延伸閱讀:
瑜伽是什麼?從哲學、科學到實踐,找回身心的自在之道
如何透過瑜伽修鍊身心靈?避免邪教詐騙的三階段實踐指南
瑜伽 量子力學 能量:我們要如何生活化的理解
---
🌿 瑜伽的本質與哲學
瑜伽的核心哲學原理是「瑜伽是認識到我們的個體意識與宇宙意識一致」。體會這個理念的最佳方式是意識到我們都是一體像個家庭,因此應該以關懷和愛對待彼此,分享良好的能量和愛的訊息。在身體層面練習這種哲學的方式,包括透過增加血液流動和增強循環系統活動來「分享良好的能量」,以及透過維持低心率、低呼吸和增加副交感神經系統活動來「分享愛的訊息」。
透過練習,目標是以輕鬆和有益的方式進行可能有壓力的活動(如平衡),以安全的方式進行可能有危險活動(如高難度體位法),以及以非常有益的方式進行可能無聊的活動(如坐著冥想)。
瑜伽不只是身體的練習,它更是一種心靈的覺察與探索。練習瑜伽是練心。除了身體的好處,透過練習要訓練的是專注與當下,以及與執著和平共處。
與健身不同,健身心態上通常往外與向前進,追求目標如變得更強壯、身材更好。而瑜伽心態上比較像往內扎根,本質是要放下臣服、專注當下,在追求跟捨去的中間找到平衡點。
瑜伽練習者應該更是意識練習的專家。
瑜伽的練習,希望我們達到明辨去二元性,學習智慧地分辨事物。
真正的瑜伽最重要的教義是完全可能透過身體練習實現靈活、強壯、健康,同時又感到平靜、安寧和放鬆。
---
🔍 如何應用瑜伽?這是更好的問題
與其執著於定義瑜伽是什麼,或者追求體位法的完成式,一個更好的問題或許是:為什麼你要練瑜伽?
瑜伽練習如果能讓你身心都越來越自在,也許就是走在正確的瑜伽練習方向。
在練習的過程中學著對自己有愛,在教學的過程中也以愛出發,讓學生可以找回身心健康、平靜、放鬆、自在,最後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對世界有愛,產生更多的善念。這可能是一種實踐瑜伽的方式。
瑜伽練習的目標是幫助我們或學生往身心靈健康的方向前進。
瑜伽本身就是身心靈的鍛鍊跟修行。它要處理的問題不只是肌肉骨骼動作,更大的面向是人生。動作的練習是一個媒介,呼吸是連結,連結到更深層的內在,幫助我們更有智慧地看待人生的意義和目的。
透過瑜伽練習,我們可以提升狀態,不只是身體,更是能量方面。在能量高的狀態下,更能以有智慧的態度面對事物。練的其實是覺察跟狀態。
瑜伽也是一種「與自己的對話」,讓你在科技浪潮中,保持真正的自主與清明。
在 AI 時代,瑜伽幫助你回歸當下,重建你的身心連結,感知「能量流動」,找到自己的節奏,發展內在的智慧與創造力,擁有 AI 無法複製的「生命深度」。
---
🛡️ 安全與智慧的應用
應用瑜伽來面對疼痛問題,可以透過穩定的呼吸、提高身體覺察能力、調整姿勢、強化核心、降低壓力和焦慮、進行溫和運動,以及增強自我調節能力。練習過程中要注意安全原則,這是不可妥協的。做超過自己極限或讓自己不舒服的動作是應該避免的。
了解人體動作、解剖學和生理學等框架,可以在邁向自由的過程中,幫助我們安全地探索,而不是放縱亂練導致受傷。
重要的是持續練習,這是必須持續的。瑜伽不是一蹴可幾的練習,而是一場與自己身心對話的旅程。透過穩定的練習,內在會變得更安定與平衡。
---
🌟 結語
總結來說,與其將瑜伽定義為特定動作或追求極限,資料更傾向於將瑜伽視為一種由內而外的身心靈練習與生活態度。應用瑜伽的「更好」問題,或許在於:
如何透過瑜伽練習,提升自己的覺察力、專注力,達到身心健康、平靜、自在的狀態,並將這份狀態與愛融入生活,對自己和他人產生正向的貢獻。
這是一個持續探索、明辨、並在安全框架下找到自由的過程。
~ Moving freely is Living freely ~
願我們都能透過動作,身心相連,找到內在的自由。
更多即時資訊跟互動也歡迎追蹤:
IG Aken Yoga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粉專 Aken Yoga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0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