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態為什麼重要?跟瑜伽有什麼關係?
2025 Jul 04 瑜伽練習與教學 解剖學與動作的藝術 開髖
這篇文章細細分析給你聽。
步態不好可能會有的問題
常常會遇到學生說:- 感覺髖怪怪的卡卡的
- 假胯寬,感覺臀部凸一塊
- 腳好像有點太內八,膝蓋會痛
- 健身的時候教練說臀肌無力
- 重訓動作感覺發力還不夠好
- 感覺臀型不是很均勻
- 走路的時候感覺怪怪的
- 或是腳底偶爾會痛痛的,不知道是不是足底筋膜炎
用比較廣義的角度來說,因為人類算是所有動物中,最會走路的。
但就是因為這特別的走路模式其實相對精細跟複雜,
所以當一點小地方可能出錯,身體養成壞習慣,
以上講的困擾就會開始變得明顯。
大家可以稍微暫停想像一下,當你站起來的時候,
你的腳底其實接觸地面的面積相對小。
所以能夠直立站著不倒,已經是很厲害的平衡了。
再來你還要在這兩個腳中間交替前進,這就是步態。

步態相關的動作系統
很多動作分析的系統,都含有步態的精華在裡面。
例如:
DNS 基於發展肌動學的原理,就是探討小嬰兒從躺在地板,
慢慢發展出可以爬行,站立,甚至行走的過程。
PRI 裡面也有很多的步態元素,包含前進,
重心轉移,本體感覺的建立,身體整體的協調。
ID 裡面用到的 subsystem 也是基於步態發展出來的動作鍊。
當然還有很多的訓練系統都有提到,就不贅述。
延伸閱讀:
當瑜伽遇上 DNS - 最完整的 DNS 介紹
人體應該對稱還不對稱?跟瑜伽練習的關聯是?
足踝解析101 - 生來走路的我們需要了解的常識
步態換句話說
那步態到底是什麼?
先從最簡單的大觀念出發,步態就是前進。
但除了前進以外,這邊要分享一些不同的觀點。
步態,就是 fall and catch,跌倒跟接住自己。
步態,就是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加速跟減速。
步態,就是 3D integration,3平面動作的整合。
所以要把對步態動作的了解,加以上元素做很好的練習組合,才會有好的步態。
從身體自然發展出來的動作模式出發,才會是最有效率的。
再來就可以才順利地銜接到比較複雜的動作。
跟瑜伽的關聯是什麼
瑜伽本身的體位法,就是豐富的動作庫。
當然我不是講腳背頭或直劈,這些在正常走路跟訓練動作中是不會出現的。
但是很多的站姿,坐姿,都提供了身體很多元的步態元素。
加上瑜伽強調身體感知跟呼吸的連結,這些也是非常關鍵的。
不過當然瑜伽也不是萬能,像是一些更初階基本的動作,可能在瑜伽練習中就不常出現。
或是在動作轉換的部分,也容易被忽略。
基於這些原因,在瑜伽練習中,不妨專注感受或加入:
- 重量轉換
- 單腳平衡
- 墊腳尖
- 慢速走路/慢動作
以上提供大家一些簡單的原則,大家也可以帶入練習試看看。
瑜伽與步態
當然如果對進一步的步態概念,如何在瑜伽練習中找到連結,甚至設計更全面的練習。
歡迎加入 7/8 開課的"瑜伽與步態"。
這堂課裡面會有:
•人體步態的機制 – 深入簡出 目標講到你懂
•學會自我訓練以及評估 – 帶你練 帶你看
•瑜伽體位法中的步態元素及變化
•Beyond yoga 多樣化的練習方法與關聯
瑜伽老師,一般練習者,健身愛好者都適合參加。
早鳥價到7/8開課前,有興趣請把握喔。
報名連結:瑜伽與步態|穩定骨盆 × 下肢訓練 (7/8開課)
~ Moving freely is Living freely ~
願我們都能透過動作,身心相連,找到內在的自由。
更多即時資訊跟互動也歡迎追蹤:
IG Aken Yoga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粉專 Aken Yoga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