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0
  • 登入
  • 關於我
  • 精華文章
  • 阿肯師線上學院
  • 選課指南
  • 實體研習介紹
  • 聯絡諮詢
  • 各地老師推薦
  • 註冊
  • 登入
  • 0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 關於我
  • 精華文章
  • 阿肯師線上學院
  • 選課指南
  • 實體研習介紹
  • 聯絡諮詢
  • 各地老師推薦
  • 文章總覽
  • 分類
  • 瑜伽練習與教學 (76)
    • 解剖學與動作的藝術 (15)
    • 開髖 (5)
    • 後彎 (5)
    • 手平衡與倒立 (5)
    • 經營成長 (8)
    • 進修心得 (8)
    • 教學隨記 (8)
    • 哲學與心法 (6)
  • 閱讀心得 (11)
瑜伽 (24) 師資 (2) RYT200 (2) 瑜伽解剖學 (13) 瑜伽生理學 (1) PRI (2) 解剖學 (0) 開髖 (4) 後彎 (4) 薦髂關節 (1) 內觀瑜伽 (1) Doug (1) 陰瑜伽 (2) Sarah (1) 脊椎 (1) 瑜伽老師求生指南 (2) 經營成長 (1) 筋膜 (2) 呼吸 (1) DNS (1) 頭倒立 (1) 倒立 (2) 足踝 (1) 肩膀 (1) 骨盆 (1) pincha (1)
  1. 首頁
  2. 文章
  3. 瑜伽與脊椎
瑜伽與脊椎

瑜伽與脊椎

2024 Oct 23 進修心得
內容目錄
  1. Spine: stability over mobility
  2. Everybody is Unique
  3. Stress management
  4. hollowing vs bracing
  5. Bandha
  6. 結論

在大多數人的觀念裡,脊椎是需要穩定的,但偏偏在瑜珈練習裡卻常出現超越常人,甚至看起來有風險的練習動作,我們到底該如何判斷怎樣練習才是正確的呢?

說到脊椎,大家應該都對脊椎力學大師 Stuart McGill 不陌生,也剛好他跟對解剖學也很瞭解的陰瑜伽導師 Bernie Clark 合開過一堂課「Your spine, your yoga」,從裡面的對談跟討論中,其實有很多通用的概念。

這是他們對談的片段:



5個重點討論如下:

Spine: stability over mobility

脊椎的主要功能,應該是先求穩定,再求動作,穩定中做動作。

不管是從發展肌動學來看,所謂的矢狀面穩定的重要,或是任何動作發生前的前饋系統反應,甚至比較通俗的核心穩定,四肢發力,再再都顯示其實脊椎是比較需要穩定的。

而有了穩定後,才在穩定中求適當的活動度。

但在瑜伽的練習中,似乎容易被認為活動度是第一要件,這也許會違反了當初脊椎被設計的目的。

我們需要動作,但也許更需要穩定為先。

但是相反的,過度僵硬的脊椎,失去正常的動作也有可能反而造成動作障礙跟疼痛。

Everybody is Unique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只是在人方面,包含你的骨頭也是。

我覺得在教授或學習解剖學的時候,除了教科書上的標準範例,另一個最重要的內容就是「人體變異性」。脊椎的構造,骨盆的構造,其實存在著不少的個體差異,骨頭的構造也會影響最後體位法能夠達到的深度。

舉後彎當例子,後彎脊椎要做出延伸的動作,光單純考慮椎體結構在矢狀面可以造成影響的就有:

椎體長度
椎間盤的厚度
棘突的厚度
棘突的長度
棘突走向的角度

有些人天生空間較大的就容易做出很神的後彎,如果剛好你是結構上很快就卡住的,練到死剩下骨頭,後彎的角度還是一樣不會改變。

這件事隨時要謹記在心。

了解這件事,我們就會真正知道而且接受,不是所有的動作都靠練習跟努力能夠達到,特別是瑜伽體位法。

底下這張圖來自(細節可以點進去看):Asymmetry in Twists
vetebra

Stress management

任何動作都會產生壓力,而壓力不一定是壞事,只要它不過量。

所以在練習的過程中,我們隨時要對身體甚至心理的壓力保有一定的覺察。

而在動作中,壓力平均的分配是很重要的,例如關節中軸化的概念,或是瑜伽後彎練習中,試著把壓力平均分佈在身體不同位子,會比集中到一點的好。

如果有負重時,脊椎會比較需要保持在接近中立的位子,反過來當外在負重相對低,脊椎就可以處在較偏離中立位的位子工作。

像是三不五時就會被拉出來討論(戰)的 Jefferson Curl ,不要說重訓了,連沒額外負重的瑜伽前彎依然會有滿多人覺得那種彎法有風險了,何況是負重。

不過原則以外,要考慮的是個體差異跟訓練狀況,如果那個人經過訓練,且當下的負重對他的身體來說,是適當的壓力分配,那也許就不一定危險。

前陣子 McGill 大師的書也有中譯版問世,也引起了一波討論。
但討論時也許可以思考的是:
1. 那本書的內容是什麼時候出的(2005)
2. 他針對的對象到底是怎樣的族群

有些朋友也看過書,對裡面一些內容覺得疑惑,例如有些段落說皮拉提斯跟瑜伽有風險。

但如果考慮他也許是針對已經有下背痛的患者,那他們 stress management 的標準可能就要嚴格一點,所以才會覺得那些"脊椎不中立"的動作有風險。

但反過來說,如果是一般人,也必須要遵守如此嚴格的標準嗎?
應該不用我說,也已經有其他大師發表過意見了,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

壓力管理就是風險管理,對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的風險係數。

hollowing vs bracing

他們也討論了如何穩定腰椎的策略。

以前會覺得需要hollowing把肚子往內收,有啟動腹肌這樣才能穩定腰椎。

不過後來更多新的研究也證實 bracing 使用腹內壓的方式反而較能穩定腰椎,就像是腹肌是收縮,但是是離心收縮狀態,在運動中隨著不同的強度是可調節的,這在 DNS 的課程裡是重要的基礎。

Bandha

有趣的一幕是當 Stuart McGill 使用啟動腹內壓的 cue 帶領學生做動作時,他說了推出來的力量不需要刻意,就2%,同時 Bernie Clark 也補充這就像是瑜伽中的 Uddiyana Banhda,而 Bandha 就是很精細的啟動,呼應2%的說法。

當然說到 Bandha 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例如 Doug keller 會說 narrowing the hip points 等等。

各家練習跟解釋的方法不一定會一致,可以大家自己去體會。

結論

也許看似都是很簡單的道理,但就是越簡單反而大家常常忘記。

不過最大的啟發,還是看到這兩位不同領域的大師,能夠針對一個主題各自發表自己的看法,反而能讓科學跟瑜伽有更好的結合,真心覺得這種跨界對談真的很棒。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不可能完全對,但也要持續的學習跟修正,才能練得更好跟教得更好。

「Always is always wrong, never is never right.」

重要的要默念三次,這段話真是很棒的提醒啊。


~ Moving freely is Living freely ~
願我們都能透過動作,身心相連,找到內在的自由。

更多即時資訊跟互動也歡迎追蹤:
IG Aken Yoga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粉專 Aken Yoga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 瑜伽
  • 瑜伽解剖學
  • 脊椎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瑜珈解剖學

瑜伽解剖學 - 到底在學什麼? 為什麼重要?

瑜伽就瑜伽,為什麼學瑜伽一定要學解剖學呢? 當然練跟教瑜伽不一定要懂解剖學,但如果教學牽涉到人體的動作,了解解剖學也是尊重自己尊重學生的基本素養。

  • 2024 Oct 08
瑜珈開髖

瑜珈開髖前必須了解的髖解剖學

開髖 Hip opening 是瑜伽圈常用的術語,正面的解讀是安全增加髖關節的活動度。 但又因為瑜伽有非常多角度大的動作,要安全的練習開髖前也必須對髖關節的構造有一定的了解。

  • 2024 Oct 09
髖關節緊怎麼辦

髖關節太緊?你需要的可能不只是伸展。

髖關節太緊?你需要的可能不只是伸展。 因為: 第一,每個人的骨骼架構不一樣。 可以參考之前寫過的這篇:瑜珈開髖前必須了解的髖解剖學 第二,身體其實需要的是先有穩定健康的髖關節,在這前提我們再做正確的伸展,才會是最有效率的方法。這就是這篇要討論的重點。

  • 2024 Oct 28
呼吸與上肢

[心得] 呼吸與上肢整合

對,我自己來寫自己課的心得 XD 講義內容沒甚麼大改,但每次都會有新的體驗或解釋出現。 所以每一次教課後,我也是覺得自己多學到很多。

  • 2024 Nov 11
思考

如何思考自己的學習策略

特別是針對一人經營,一人創業者,瑜伽老師或健身教練。 離開了公司的體系,沒有被動的被拉(推)著走,很多的決定權都落在自己身上。 一開始是很自由沒錯,但久而久之,但人生開始出現關卡,特別是不知道該往哪去怎麼辦?

  • 2024 Oct 31

好動作就是最好的療癒 Good Movement is Everything

早上練完瑜伽,有感而發。 現在發展出了非常多的理論,告訴你很多身體有問題的方式。 然後給了你很多解法,有些還很玄。 像是身體有問題,是因為: 肌肉、筋膜、疤痕、呼吸、頻率、感知、視線、情緒 … 等等。 這些理論都很好,有些我也實際在用。

  • 2025 Jul 04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 關於我
  • 精華文章
  • 聯絡諮詢

購物資訊

  • 課程資訊
  • 退費政策
  • 使用條款

聯絡我們

  • Email: cwlee@akenyoga.com
  • 公司名稱: 動生自由有限公司
  • 統編: 93557592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