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開髖前必須了解的髖解剖學
2024 Oct 09 動作的藝術 解剖學與練習
前言
開髖 Hip opening 是瑜珈圈常用的術語,正面的解讀是安全增加髖關節的活動度。
但又因為瑜伽有非常多角度大的動作,要安全的練習開髖前也必須對髖關節的構造有一定的了解。
大家常說的髖關節,是以骨盆髖臼以及大腿骨股骨所構成的關節,在日常生活中提供我們站立支撐以及行走的功能,在瑜伽的練習也十分重要,很多的課程主題都會圍繞在髖,因為它不只是情緒的中心,以脈輪能量的角度來看,海底輪以及生殖輪也位在髖關節。
延伸文章:髖關節太緊?你需要的可能不只是伸展。
動作平面分析
就三平面動作分析的角度來看,髖當然有矢狀面的屈曲伸展,冠狀面的外展內收,水平面的外轉內轉,對應到瑜伽體位法,矢狀面的是直劈,冠狀面的是橫劈,水平面的動作比較像束角式或盤腿。
這三平面的動作會有相關,但絕對不會畫上等號。曾經有學生跟我說,有老師說她為什麼直劈橫劈都可以,但束角式卻膝蓋很高,為什麼?當你了解肌肉跟動作後,答案就非常明顯了,「這三平面的動作會有相關,但絕對不會畫上等號」。
所以練習的時候,三平面的均衡練習非常重要,加上身體是如此複雜,也絕對不是只有標準三平面的動作,因為髖關節是球窩關節,有相對大的自由度,代表同時你也需要一樣的穩定控制能力,才能真正打開髖的活動度。
骨頭的形狀跟差異
- 骨盆形狀
至少就先天演化的關係,男女的骨盆就有很明顯的差異。
男生的骨盆比較窄跟長,女生的骨盆比較寬跟扁,同時髖臼的開口也會不一樣。
而骨盆的大小跟髖臼的開口也存在個體間的差異,所以這些很直接的會影響髖的動作角度。
- 股骨頸的長度
如果股骨頸比較短,或是剛好卡進髖臼比較深,那也比較可能提早出現骨頭碰骨頭的活動限制。
- 股骨內外翻
指的是股骨頸跟股骨幹在冠狀面的傾斜夾角,人出生時這個角度大概是140度,隨著長大慢慢縮小到125度左右。
角度明顯大於125度叫做股骨外翻(coxa valga),明顯小於125度叫做股骨內翻(coxa vara),講回到瑜伽體位法,這個會決定一個人橫劈或分腿相關體式看起來的最終角度。
- 股骨前後傾
指的是股骨頸跟股骨幹在水平面相對的旋轉,不是骨盆喔。
由上往下看是股骨頸跟股骨幹額狀面的夾角,嬰兒出生時大約是40度,隨著長大慢慢縮小到約15度,為正常前傾角(normal anteversion)。此角度明顯大於15度稱為過度前傾(excessive anteversion),外觀呈現可能是內八腳,而角度小於15度稱為後傾(retroversion),跟瑜伽體位法的相關就是像束角式,盤腿,老鷹腳等等。
結論
所以洋洋灑灑列了一堆,正因為髖的結構複雜,瑜伽動作又大,其實卡住的模式百百種。
當然我們也沒那麼無聊為了練瑜伽體位法,就去照X光要確認一下角度,因為除了股骨的形狀會影響,骨盆本身的樣子還有不對稱都會影響。
所以回到練習,不是努力練習一切就會成功,也不是努力練習就會變成前面的老師或隔壁同學一樣開,所以尊重自己的身體,帶著正確的觀念去練習,與其要要求自己能增進活動角度,不如先努力讓自己在可控制的動作範圍中找到穩定的力量,才不會有過度的期待而讓自己或學生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安全練習,平衡練習,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附上一個我覺得不錯的教學影片。
覺得文章有幫助,想donate支持我寫更多:
donate贊助區
髖的解剖學教學影片
~ Moving freely is Living freely ~
願我們都能透過動作,身心相連,找到內在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