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0
  • 登入
  • 關於我
  • 精華文章
  • 阿肯師線上學院
  • 選課指南
  • 實體研習介紹
  • 聯絡諮詢
  • 各地老師推薦
  • 註冊
  • 登入
  • 0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 關於我
  • 精華文章
  • 阿肯師線上學院
  • 選課指南
  • 實體研習介紹
  • 聯絡諮詢
  • 各地老師推薦
  • 文章總覽
  • 分類
  • 瑜伽練習與教學 (80)
    • 解剖學與動作的藝術 (15)
    • 開髖 (5)
    • 後彎 (5)
    • 手平衡與倒立 (5)
    • 經營成長 (8)
    • 進修心得 (9)
    • 教學隨記 (8)
    • 哲學與心法 (7)
  • 閱讀心得 (11)
瑜伽 (24) 師資 (2) RYT200 (2) 瑜伽解剖學 (13) 瑜伽生理學 (1) PRI (2) 解剖學 (0) 開髖 (4) 後彎 (4) 薦髂關節 (1) 內觀瑜伽 (1) Doug (1) 陰瑜伽 (2) Sarah (1) 脊椎 (1) 瑜伽老師求生指南 (2) 經營成長 (1) 筋膜 (2) 呼吸 (1) DNS (1) 頭倒立 (1) 倒立 (2) 足踝 (1) 肩膀 (1) 骨盆 (1) pincha (1)
  1. 首頁
  2. 文章
  3. [心得] 呼吸與上肢整合
呼吸與上肢

[心得] 呼吸與上肢整合

2024 Nov 11 教學隨記
內容目錄
  1. 健康的呼吸動態
  2. 瑜伽的呼吸概念
對,我自己來寫自己課的心得 XD

講義內容沒甚麼大改,但每次都會有新的體驗或解釋出現。
所以每一次教課後,我也是覺得自己多學到很多。

呼吸是人最重要的"動作"。
舉凡各大物理治療的派系,到瑜伽,也都一再強調呼吸的重要。
只是陳述的方式跟切角有所不同。

身為兩邊課雙棲的我,也在過程中試著去找到兩者間的連結。

健康的呼吸動態

分析如下:
1. 肋骨能夠透過吐氣,停在良好的位置
2. 橫膈膜有良好的對位起始點
3. 吸氣橫膈膜下降,增加胸腔空間,空氣進來
4. 腹部空間變小,壓力變大,產生腹內壓
5. 身體回饋機制產生穩定
6. 穩定吐氣回到起點,重複良好循環

以上通常指在一個脊椎中立的狀態。
但我們是動物,我們會移動,我們會有不同的擺位。
所以在不同的擺位,我們應該也能夠產生相應的呼吸模式。

最終。有呼吸的自由,才有動作的自由,甚至身心的自由。

瑜伽的呼吸概念

而要讓呼吸練習有良好的品質,加入瑜伽的概念就更為重要。

例如穩定呼吸慢呼吸。

再來,覺察。

不只覺察自己的身體擺位,甚至要去覺察呼吸的流動。

就抽象的角度來說,當然可以解釋為能量的流動。
但要以相對科學的角度來解釋,也是通的。

因為當身體開始出現不同的擺位,這個腔室的壓力就會出現變化。
當壓力出現變化,氣流的流動當然就會出現變化。

所以我們的確可以做出某種程度的呼吸控制。
不只是在控制呼吸的時間,也可以控制呼吸的流動區域,甚至再連結回筋膜線的覺察。

最終我們希望擁有動作上的自由,同時在不同動作中也有呼吸的自由。

If breathing is not normalized, no other movements can be. Karel Lewit.

反過來說, 如果我們能在每個動作中都能找到該有的呼吸自由,
我們不就朝向整體的動作自由再進一步了嗎!

~ Moving freely is Living freely ~
願我們都能透過動作,身心相連,找到內在的自由。

更多即時資訊跟互動也歡迎追蹤:
IG Aken Yoga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粉專 Aken Yoga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 瑜伽
  • 呼吸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瑜珈解剖學

瑜伽解剖學 - 到底在學什麼? 為什麼重要?

瑜伽就瑜伽,為什麼學瑜伽一定要學解剖學呢? 當然練跟教瑜伽不一定要懂解剖學,但如果教學牽涉到人體的動作,了解解剖學也是尊重自己尊重學生的基本素養。

  • 2024 Oct 08

冒牌者症候群,我就是覺得自己不夠好,該怎麼辦?

這題也常被問到,剛好昨天的QA也滿多同學問的。 我就完整寫一下我的看法跟我的建議。 我相信會問我的同學,一定覺得我沒這個問題對吧? 我們可以就兩個層面來討論。心態跟有效的行動。 瑜伽哲學裡說合一,不要二元,但瑜伽哲學也教人要明辨阿。 所以本來"比較"這件事就是一直存在我們的人生當中。

  • 2025 Feb 04
足踝

​​​​​​​足踝解析101 - 生來走路的我們需要了解的常識

「Born to walk」。 我們人類演化過程為了讓出雙手空出來完成更多工作,所以變成了雙足動物。 而步態的過程中,我們的足踝必須要達到承重期的鬆,同時要有推進期的緊,可以想見足踝各個肌肉骨骼軟組織必須有很好的合作,才能完成這個又鬆又緊的任務。 到底怎麼動的呢?讓我們看下去。

  • 2024 Nov 18

三大身心學派與瑜伽的連結

大家也許都有聽過三大身心學派。 三大身心學派是什麼? 羅夫結構整合療法(Rolfing)、亞歷山大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與費登奎斯動中覺察(Feldenkrais Method)。 這些系統雖然各自發展,但本質上都強調透過身體的覺察與調整來影響個人的整體狀態,進而提升動作的效率與生活品質。 以下我將會介紹我學習或閱讀的心得,更重要的,我們要如何把這些重要的觀念跟瑜伽練習做連結。

  • 2025 Feb 03
髖夾擠

為什麼會髖夾擠彈響髖?該如何透過瑜伽練習保養我們的髖?

髖關節,是屬於球窩關節,髖臼是窩,股骨頭是球,雖然一樣是屬於有三維自由度的關節,但因為我們是雙足行走的動物,髖關節需要承重,所以相較肩關節來說,球窩包覆的範圍比較大,也更穩定一點。 理想的關節動作,維持良好的凹凸定律下,應該是滾動跟滑動協調的發生,所以股骨頭可以保持在球窩的中間,讓周圍的壓迫是平均分布的,就是關節中心化的概念。 如果因為受傷或錯誤練習的累積,開始讓髖失去了中心化的能力,就會開始有異狀出現,例如動的時候喀拉喀拉的聲音,或是某些角度開始出現不適,最後也可能慢慢累積成慢性疼痛,這些就是一般說的彈響髖或是髖夾擠。

  • 2024 Dec 14

情緒靈敏力

這本書講的其實跟瑜伽也有很多吻合之處,從覺察到天命。 瑜伽某個層面要練習的是覺察與控制我們的想法, 但比想法反應更快的,可能是情緒。 ​​​​​​​所以很多時候情緒一來,就會失去判斷力。

  • 2025 Feb 01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 關於我
  • 精華文章
  • 聯絡諮詢

購物資訊

  • 課程資訊
  • 退費政策
  • 使用條款

聯絡我們

  • Email: cwlee@akenyoga.com
  • 公司名稱: 動生自由有限公司
  • 統編: 93557592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